舞蹈从远古走来,历经沧海桑田。城市滋养着舞蹈,邂逅不同的城市,舞蹈也将展现不同的风格,皆因城市的日常转化为身体的记忆,城市的经历亦默化为脚下的节拍。动即是舞,城市包容着舞蹈的节奏,而舞蹈跃动了城市的脉搏。
从9月至10月,广州大剧院推出“我的舞·我的城”全新舞蹈演出季,带来27场囊括古典舞、芭蕾、现代舞、街舞、放映会等多种形式的中外名家舞蹈名作,在为期两个月里通过曼妙的身姿带来力量与美的盛宴。
舞蹈演出季启幕舞剧《一梦·如是》的导演兼编舞王亚彬分享舞剧创作的心路历程,并与特邀嘉宾、中国舞蹈家邢多里以“故事会”的方式,分享“亚彬和她的朋友们”艺术原创舞蹈作品系列,感受舞者对舞蹈的专注与热爱,见证从本土出发走向国际的华丽蜕变。
第一次来到广州的俄罗斯圣彼得堡艾夫曼芭蕾舞团,这个以“心理芭蕾”自成一派而颠覆传统的世界顶级名团,将演绎穿透灵魂的心理芭蕾,美到窒息的巅峰之作。
惊艳全球的马修·伯恩舞剧《天鹅湖》,将传统女性天鹅角色改由男性舞者演出,强有力的演绎令“男版天鹅湖”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芭蕾舞剧奇迹。
▼
大型民族舞剧《孔子》
时间:9月9-11(周一至三)19:30
舞剧《孔子》选取了孔子周游列国的生命历程,这是不断碰壁的旅程,是无法完成梦想的不归途,是求而不得的坎坷路。作为目前大陆孔家最德高望重的人,孔子第77代孙,92岁高龄的孔德墉先生对舞剧《孔子》给予了高度评价:“这部剧完整地讲述了孔子的故事,剧中的孔子与我心目中老祖宗的形象非常契合。而且用舞剧来诠释中国文化,很新颖。”
▼
关于梦想的舞蹈《三十二章节》
时间:9月19-20日(周四-五)19:30
每个人的生活犹如一本书,我们在自己的每个章节抒写下关于梦的故事。这个梦里有美好,有破碎,有孤独。《三十二章节》这部作品传达的便是一种信念,即追求梦想的路上必定是孤独的,但是这种孤独是我们愿意承受的,只要坚持心中的梦想,才可能拨开云雾见月明。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试着在矛盾中找寻一个纯粹的支撑点,去反抗这个病态的现状,但唯独不能将就自己,应用一生的时间书写自己关于梦想的故事。
▼
“男版天鹅湖”马修·伯恩舞剧《天鹅湖》
时间:9月20日(周五)19:30
9月21-22日(周六-周日)14:30 19:30
《天鹅湖》是英国著名编舞、导演马修·伯恩爵士最负盛名的代表作,同时也是现代芭蕾舞界里程碑式的作品。马修•伯恩对柴可夫斯基这一备受喜爱的故事强有力的演绎,造就了我们这个时代充满激情的当代《天鹅湖》,并以此获得了30多个国际戏剧奖项,其中包括奥利弗奖“最佳新舞蹈制作”和托尼奖“最佳音乐剧导演”、“最佳编舞”和“最佳服装设计”等多个奖项。
2019年英国奥利弗奖颁奖典礼上,康沃尔公爵夫人卡米拉亲自颁发了“特别贡献奖”给马修·伯恩,以表彰其在英国舞蹈届的非凡成就。
▼
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舞姬》
时间:9月22日(周日)19:00
芭蕾舞剧《舞姬》改编自印度诗剧《莎恭达罗》,首演于1877年,由编舞大师马里乌斯·彼季帕和作曲家路德维希·明库斯共同创作。从那时起,这部作品就被认为是彼季帕的大师之作。这部比《天鹅湖》问世还早的作品被芭蕾舞界称为难度最大的芭蕾舞剧,对世界芭蕾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堪称世界芭蕾的奠基作品之一。
《舞姬》在戏剧性、音乐性和舞蹈性上都极具特色,特别是“幽灵王国”一段,摒弃了传统的用舞蹈讲故事的方式,转而突出舞蹈和音乐的完美契合,呈现出“交响芭蕾”的面貌。
▼
俄罗斯圣彼得堡艾夫曼芭蕾舞团
《安娜·卡列尼娜》《卡拉马佐夫兄弟》
时间:9月26-27日(周四-五)19:30
时间:9月28-29日(周六-日)19:30
俄罗斯圣彼得堡艾夫曼芭蕾舞团被誉为“俄罗斯芭蕾新名片”。在这支高海拔高颜值的芭蕾舞团里,女舞者的最低身高172,男舞者最低身高183,爱恨痴缠如烈火一般焚尽生命的炙热情感,由艾夫曼芭蕾舞团身材修长、动作幅度舒展的舞者来表现,有种赴汤蹈火的极致、义无反顾的决绝。此次将是该天团首度访穗,带来其最为经典的作品。
鲍里斯•艾夫曼的芭蕾舞剧《安娜•卡列尼娜》是一部充满情感张力的作品,他能够极其准确地把握人物心理的表达。他抛开了列夫•托尔斯泰小说中所有的故事副线,将重点集中在了安娜、卡列宁和沃伦斯基的爱情纠葛上。艾夫曼用舞蹈的语言勾勒出一个女人的重生。他认为,对爱和激情的渴求是一种人类本能,它促使女主人公奋起反抗当时的生活法则,让她的母性之爱沦丧,让她的内心世界坍塌,使她义无反顾不计代价地挥霍她的激情,向它臣服并最终为之毁灭。
《卡拉马佐夫兄弟》这部芭蕾舞作品是名编舞鲍里斯·艾夫曼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同名小说的全新诠释。艾夫曼通过从根本上对这部杰出的俄罗斯文学作品的反思,创造了一个感情丰富的、充满哲理的芭蕾作品。
▼
澳门TDSM街舞音乐剧场《我係歌手》
时间:10月5日(周六)19:30
10月6日(周日)14:30,19:30
相比芭蕾舞、爵士舞,街舞是一种年轻的舞种。澳门TDSM舞蹈工作室创作的街舞音乐剧场《我係歌手》,协同四位本地歌手杜俊玮、程文政、马曼莉、欧阳兆桦,从戏剧角度出发,利用街舞人的肢体去表达,希望能与不同的艺术形式碰出火花。
该剧融合了街舞、戏剧和原创歌曲三大元素,以轻快的歌舞反衬出歌手内心的辛酸孤独,引发观众深思。
▼
传统与现代碰撞的《你好陌生》
时间:10月11-12日(周五-六)19:30
《你好陌生》是当代舞蹈,但又是具有似曾相识的传统太极。你好陌生,“好”是双关语,既是问候语,也是程度语。作品尝试以太极拳元素的肢体语言出发,摒弃一提到太极就只有阴阳、黑白、八卦等概念,在呈现过程中尽可能使作品里传递出中国文化的哲理蕴含,并试图探索属于中国当代艺术的意识形态和表达方式。此外,作品还以行云流水般的肢体语言倾诉了东西方文化碰撞的思考,以及在城市中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探索,在极简风格中抒写诗意篇章。
▼
英国皇家芭蕾舞团《弗兰肯斯坦》
时间:10月13日(周日)19:00
《泰晤士报》《每日快报》《舞台报》四星推荐,科学家与怪物的博弈,英国皇家芭蕾舞团呈现科幻名篇。19世纪初,玛丽·雪莱写下了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该作也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
2016年,作为英国皇家芭蕾舞团的驻团艺术家,三十岁的利亚姆·斯卡利特创作了自己在英皇的第一部全长芭蕾舞剧《弗兰肯斯坦》,罗威尔·利伯曼创作了充满毁灭性的音乐,约翰·麦克法兰设计出令人毛骨悚然的舞台。极具表现力和戏剧性的舞蹈,获得观众和评论的一致肯定,《泰晤士报》、《每日快报》、《舞台报》均给出四星推荐。
▼
北京当代芭蕾舞团舞剧《风声鹤唳》
时间:10月16日-17日(周三-四)19:30
舞剧《风声鹤唳》改编自林语堂的同名小说,编导王媛媛以小人物为切入点,反应的大时代与大的精神变迁,却是那个时期最激荡人心的生活截面。大时代种种惨不忍睹的景象已是风声鹤唳,而敏感的主人公对自己的爱情几度觉得草木皆兵,剧情将大时代描写得轰轰烈烈悲壮至极,又在这悲壮中加入载奔载欣的爱情,于是血雨腥风中的自我救赎与情感升华幻化为舞剧《风声鹤唳》。
作为一部“有舞蹈的戏剧,有台词的舞剧”,《风声鹤唳》亦是一部融合了文学、舞蹈、美术等艺术门类的”无界限“作品。演员们能舞能说,能跳能演。它强调不要拘泥于某一种艺术形式,艺术是相通的,是为了传递为了美而存在的。
▼
大型舞蹈诗《缘起敦煌》
时间:10月19日(周六)19:30
浓缩了中华千年文化瑰宝与传奇历史的敦煌是古代丝绸之
路的要冲、中西方贸易的中转站,绮丽雄伟的敦煌石窟保留了不同历史时期与文化背景下精美绝伦的乐舞艺术,无论是端庄肃穆的佛祖、典雅曼妙的舞伎还是无坚不摧的金刚,涵盖了自魏晋南北朝至宋、元绵延千余年历史风貌。如今的敦煌已远远超越地理上的意义,代表了中国古典美学的最高呈现。
舞蹈诗《缘起敦煌》首演于2015年的香港,灵感源自2014年“敦煌·说不完的故事”主题展览,其编排来源于敦煌莫高窟上大量古代舞蹈姿态和其他舞种的融合,将反弹琵琶、飞天、莲花童子等经典敦煌壁画印象融入现代美学之中,以大空间的背景音乐烘托,以当代的动作思维为切入,运用投影和互动多媒体将敦煌壁画历经千年的流光溢彩呈现为舞台上栩栩如生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