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好的博物馆能成为城市里最耀眼的地标,它既能承载历史,也能表达未来。博物馆在建筑的设计总是极具挑战性的,因其往往具有自身的独特需求和限制条件。
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我们挑选出3处具有代表性的博物馆建筑,看出色的设计师如何用其独有的建筑语言去创造博物馆的“新生”,并成为博物馆建筑中的典范。
Andalusia’s Museum of Memory
安达卢西亚历史博物馆
Alberto Campo Baeza设计事务所
一直以来,西班牙的建筑都享负盛名。而其中Alberto Campo Baeza,则是近代对西班牙建筑做出杰出贡献的天才建筑师之一。安达卢西亚历史博物馆(Andalusia’s Museum of Memory)就是出自他手,这亦是西班牙格拉纳达地区的“地标”建筑之一。
熟悉Alberto Campo Baeza设计的人都知道,他喜欢运用极度纯粹的语言来表现一种诗意的空间。他注重“光与重力”,认为重力是建筑最基本的东西,是骨架,一栋建筑没有一幅很好的骨架是漂亮不起来的。而他的理念,都可以从安达卢西亚历史博物馆的建筑设计中体现。
博物馆与侧旁卡哈格拉纳达储蓄银行总部(CAJA GRANADA Savings Bank)两座建筑相连并融合成为一个整体,总部大楼亦是由Alberto Campo Baeza设计事务所所设计并于2001年建成的。在联通两座建筑之间,建筑师搭建了一个大小为60 米 x 120 米的裙楼,楼高三层,使其上层与哈格拉纳达储蓄银行总部主楼的裙楼和建筑立面重合。从高空上看俯视,裙楼呈现出的是一个椭圆形围绕着中央庭院布置。中央庭院里内布环形斜道,连接了建筑的三个层面,形成极有张力的有趣空间。
安达卢西亚历史博物馆所记录收集整个安达卢西亚以往的历史,能让居民与游客更加了解此地域的不同之处。而安达卢西亚历史博物馆之所以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皆因其建筑的外部形象从远处看犹如城市的大门,夺目而唯一。
建筑外墙的表面覆盖大面积的等离子屏幕的设计,无形中让建筑本身成为了一副巨大的广告牌,起到了能向城市传输信息的作用,博物馆并不单纯的一座城市建筑,而具有自己的语言。建筑的整体结构完成后,有一巨大的水平平台从建筑一直延伸到河边,让这一部分的露天部分成为了格拉纳达市新区的公共空间,提升了公共空间的层次。
博物馆既承载了地区的历史,同时有意表现城市的未来,建筑本身是单面的,但其所展现的是精神内涵和文化氛围则是多层面的,意味深长。
©Javier Callejas
加拿大战争博物馆
Canadian War Museum
Moriyama & Teshima Architects
加拿大战争博物馆是最有名的加拿大国家博物馆之一,此座建筑由来自Moriyama & Teshima 建筑设计事务所的 Raymond Moriyama 先生和 Griffiths Rankin Cook 建筑设计事务所的 Alex Rankin 先生共同设计。其中建筑师Raymond Moriyama,是日裔加拿大人,业界获奖无数,是加拿大最受尊重的建筑师之一。但其实在早年他也经历过二战,也曾受迫害,于他来说,战争的记忆对他来说也是一段重要的人生经历。
这也不难发现为什么委托方会选择他作为战争博物馆的建筑设计师,意义重大。在建筑的设计的概念层面,想通过设计突显“重生”的主题,新的加拿大战争博物馆缓慢地从大地上升起,绿草覆盖的屋顶及低调的轮廓在提醒人们:大自然有能力从战争及人类冲突的废墟中复苏和重生。
整座设计主要建筑材料是混凝土,给人感觉非常的冰凉而且沉重,外部辅以大面积的透明玻璃窗和包铜屋顶。从建筑的外表看。整体建筑由西向东逐渐从地面隆起,令人追忆起战时的碉堡,也有人认为其造型酷似一艘战舰。建筑的内在以黑灰色调为主,而其中很多细节让人不得不佩服建筑师的“心思细腻”。
从博物馆入门后,大堂你会看到一旁有小侧门,是通往纪念馆(Memorial Hall),经过狭窄的通道会入到馆里,这边有一块纪念碑是献给所有在一战二战中逝去的战士;因为建筑的特殊精量设计,每年11月11日(阵亡将士纪念日Remembrance Day)这一天上午的11点,金色阳光都会透过纪念馆的玻璃天窗,准确地撒在纪念碑上,以示后人对这些为国家奉献战士的尊重。
最为令人称奇的是博物馆上部的东侧,单挑的一面立墙,酷似一个起安定作用的尾翼,这个外部包覆铜材的尾翼与首都主要建筑物的屋顶相呼应。尾翼的小窗口铭刻着摩斯密码符号,不论在英语还是法语中它都寓意着“永不忘却的记忆”(Lest we forget,N’oublions jamais)。从展馆的一楼通往底层最大的展馆,途中会经过一处小平台,这里有一个特定的位置,供游客从正对窗口看出去,视野平视出去就能看到在远处的和平塔(Peace Tower)。寓意着无时无刻要紧记和平的重要性。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座环保建筑,博物馆的内部细节处处体现“把环保进行到底”的决心,例如建筑的制冷系统使用河水;混凝土中使用再生飞灰以提高节能效率;本地自动繁殖的青草形成低维护的绿色屋顶;内装饰用铜则是来自国会图书馆屋顶的回收材料,无处不体现“新生”的重要性。战争无情,但记录战争的博物馆让人不忘历史的同时,以更好的方式让观众去理解战争与和平的关系。
© Moriyama & Teshima Architects
卡塔尔国家博物馆
National Museum of Qatar
Jean Nouvel
去年三月才正式对观众开放的卡塔尔国家博物馆,是卡塔尔现时最受欢迎的“城市地标”,没有之一。出自被誉为“建筑师中的冒险家”的让·努维尔Jean Nouvel之手,在他独有充满“法式”浪漫的建筑设计风格下,这次他献给卡塔尔这一座“沙漠玫瑰”。
壮观的卡塔尔国家博物馆价值4.34亿美元,占地52,000平方米,这里在改建为原有的国家博物馆前也曾是皇家住所和政府所在地。在设计过程中,让·努维尔(Jean Nouvel)从波斯地区“沙漠玫瑰”这一神奇的自然现象汲取灵感,“沙漠玫瑰” 是由沙漠表面下的盐水层中发现的结晶砂等的矿物质组成,因形似玫瑰而得名。
“沙漠玫瑰”是建筑结构的模型,尺寸和弯曲度不同的圆盘交错,垂直结构起到支撑作用,横向错落叠加,如项链一般环绕着整座博物馆。这个超前卫的想法确实让人惊艳,甚至看上去有点“乌托邦”,圆盘成为了建筑连贯的屋檐,整座建筑因此由一个又一个小空间连接起来,并向前蔓延。
外观上,博物馆沙漠色的混泥土结构与沙漠环境相得益彰,建筑仿佛破土而出。楼面是沙色抛光混凝土,而垂直的墙壁上覆盖着 Stuc Pierre(一种用传统石膏和石灰混合的石膏),用来模仿石壁效果。
而同外观一样,博物馆内部也是环环相扣的圆盘结构,形成墙面是不规则的曲面,可以当作投影幕布使用。博物馆中的11个画廊是一个1.5公里的旅程,卡塔尔历史的三个“章节”:起点,卡塔尔的生活、国家建设,与建筑融为一体,自然地流经建筑空间,完成了博物馆的叙事。
就如建筑师让·努维尔所说,“建筑象征了卡塔尔的位置、历史和国家的现代性,它首先体现的是一种文明的‘永久性’——最初作为游牧民族,却孕育了千年文明,至今绵延不息。因为发现了珍珠、石油、天然气,一个游牧民族在这片沿海沙漠定居下来,逐渐形成了一个现代国家……所有的变化都将通过国家博物馆来体现。”
©Iwan Baan ©Ateliers Jean Nou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