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素来“嘴巴不饶人”的高师傅,
又在朋友圈“开炮”,
批评某餐厅的八宝鸭
“卖相像鹌鹑”
“内馅太硬无汤汁味”
“鸭子不够身”
“芡汁还用了橙粉”,
甚至直言:
这不是一只粤菜师傅做的“八宝鸭”!
其实,
高师傅曾经多次因为八宝鸭而“发飙”。
究竟,
传统粤菜中的“八宝鸭”应该是什么样子?
溯源
筵席中的大牌菜
据考证,八宝鸭早在清朝就已经出现。旧时,清宫廷御膳中有八宝鸭羹、八宝锅烧鸭子热锅一品、卤煮八宝鸭一品、八仙鸭子等菜品,这些都是皇帝及皇后经常食用的珍馐。有餐饮行家指出,现在的粤式八宝鸭也是由那时候流传下来。以前,鸡、鹅、鸭必上筵席,大鱼大肉的宴席才显得气派,所以,八宝鸭也是当时一道知名的喜庆宴席菜。又由于其味道浓香,所以“春夏喜清淡,秋冬喜味浓”的粤人更喜欢在秋冬时节享用八宝鸭。
同时,八宝鸭也是一道繁复的手工菜,一般需要提前预订新鲜制作。但随着人们的口味变化,现在的八宝鸭也不一定非得等到秋冬时分大排筵席时才能吃到。
高师傅亲手制作的八宝鸭
高师傅表示,一只传统的粤式八宝鸭,其色泽应如烧鹅般诱人,鸭肉应该是又香又滑,内馅要求软滑有味,并且与鸭肉相辅相成。一言蔽之:色香味俱全!
解构
五大关键点缺一不可
那么,传统的“八宝鸭”在选料、制作时要注意哪些关键点,才能达到色香味俱全的标准?听听高师傅的解说。
关键一:必须用“够身”新鲜鸭
粤菜讲究“不鲜不食”,而制作粤式八宝鸭,鸭子也必须要用新鲜现宰的。高师傅介绍,以前,香港用的鸭子是米鸭,而广州多用本地泥鸭,但无论是米鸭还是泥鸭,都要求用养足120-130日、光鸭重量在1.5公斤左右的鸭子,因为这样的鸭子肉够香够滑,味道鲜甜而且没有膻味,起骨也相对容易。
关键二:馅料要够软身
传统粤式八宝鸭馅料有干莲子、百合、福果、薏米、栗子、梅肉粒、香菇粒、火腿等。但是高师傅表示,其实八宝鸭的馅料可以千变万化,而且不拘泥于八种,可以是四种、六种、十种、十二种,但是无论选用多少种材料、选用何种材料,都要记住一点:馅料制作完成后一定要软身,而且馅料相互之间能够有相辅相成的效果,不能相互抢味。
他认为,传统的馅料淀粉质较多,吃起来容易糊口,因此他更偏爱莲子、冬菇、珧柱、梅肉、陈年火腿、海参、马蹄、咸蛋黄这八种材料,和味之余,口感丰富有层次。同时,各种馅料要用顶汤“炒制”“调味”“埋芡”,每一步都不能马虎了事,最后才能酿进鸭腔中。
关键三:要“起四柱”
粤式八宝鸭讲求“啖啖肉”,不能有一丝骨头,这就要求制作者对鸭子进行“拆骨”,而且还要求皮不能破。高师傅自豪地说“我后生果阵,七八分钟就能起好一只无骨鸭子”!
首先从鸭脖子下方入刀(但不能超过肩膀位置),将颈骨慢慢拆出;随后,拆肩部骨头、胸腔;再者,便开始“起四柱”。“四柱”即为鸭翅尖、鸭脚(各有1对),要将其斩去,随后将鸭翅、鸭腿的骨头稍微敲碎,继续去除;紧接着是拆去鸭下巴骨头,再将鸭嘴斩去一半;最后,在肉比较厚的胸腔以及腿部,要在内部切十字,并抹入些许盐使鸭肉更入味。
这只没有“起四柱”的八宝鸭在高师傅眼中完全不及格
高师傅特别说明,“起四柱”很关键,一来是为了造型好看,二来是为了整体口感的平衡,因为“四柱”都是难以炖软的部位。将鸭嘴斩掉一半,也是相同的道理。
此时,就可以进行“上馅”。将馅料从鸭子入刀处填入至八成满,然后用“打呔结”的手法将刀口封起来。整个过程不能用一针一线,保证上桌时鸭子如没开口般圆润饱满。
关键四:颜色须如烧鹅般诱人
高师傅继续介绍,完成“扎鸭”后,烹调八宝鸭才正式开始。先将鸭身用老抽上色,要求上色均匀,然后再用猛油炸至焦糖色后,捞出用冷水淋去鸭身的油。他表示,去油也很关键,现在不少人不懂用冷水去油,这样做出来的八宝鸭,入口会变得很油腻。
去过油的鸭子便可放入蒸盘,然后加入姜、葱、绍酒、顶汤,大火蒸1小时以上(视鸭子大小)。上桌前,淋上用顶汤制成的芡汁,便大功告成。高师傅表示,制作一只八宝鸭,至少要花半天的功夫才能制作完成。
关键五:全程要用顶汤
如果你认真读完全文,就能发现,无论是炒馅、蒸鸭还是最后的勾芡,这些关键步骤中都少不了“顶汤”。
高师傅表示,现在大部分粤菜酒楼都做不出传统八宝鸭的风味——鸭肉香滑、内馅软滑有味,关键在于没有用上顶汤。有些酒楼甚至连高汤都没有。所谓“戏子的腔,厨师的汤”,一锅好的顶汤必须要用火腿、老鸡等材料熬制6小时以上才能完成。色泽金黄的顶汤只需要一点点便能点化整道八宝鸭,将所有食材紧密联系起来,达到和味之效果。
END
文 | 龚智南
图 | 由受访者提供、部分来源于网络
编辑 | 某南
长按二维码订阅
《美食导报》数字报
长按二维码加入
《美食导报》粉丝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