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越秀区城市更新改造的多个补短板项目展开招标工作,涉及二沙岛、海珠广场、新河浦、书坊街等众多市民熟悉的老城区黄金地段。其中,书坊街粤菜博物馆周边品质提升工程引起了一番热议。
有人认为,书坊街的体量不足以承受粤菜博物馆这一重大命题;也有人提议,若要在书坊街建粤菜博物馆,可以从粤菜的某一品类入手做专做深;还有人认为,不应建粤菜博物馆,而是要建食在广州博物馆。
广州,需要粤菜博物馆,这是毋容置疑的,但是广州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粤菜博物馆?
改造
书坊街将摇身变成粤菜博物馆
近日,广州越秀区城市更新改造的多个补短板项目展开招标工作,涉及二沙岛、海珠广场、新河浦、书坊街等众多市民熟悉的老城区黄金地段。整个补短板项目包括水环境治理、片区品质提升、公园基础设施升级改造、环卫基础设施品质4大类型,共26个子项。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优化越秀区区域功能,打造品质城市,努力推动综合城市功能出新出彩。
据悉,26个项目总投资179049.70万元,计划于2020年开始前期工作,2023年底实施完成。
其中,颇受业内人士关注的便是书坊街粤菜博物馆周边品质提升工程。
书坊街粤菜博物馆效果图
据了解,项目实施范围北临惠福东路、教育路,南接大南路,总面积约1600平方米,由粤菜文化展示区、粤菜交流体验空间、粤菜文化互动广场三大功能分区组成。将对原有岭南特色建筑群及周边立面进行整饰修复,改造面积约6300平方米;对约2330平方米麻石路面进行更新替换;新建围墙300平方米;新增标识导视与视频监控系统、建筑构件条凳等城市家具;进行绿化、灯光氛围升级改造;以“粤菜”文化为主题进行室内装修布展,面积约1500平方米;以粤菜为主题对原有社区休闲广场进行景观提升等。
该消息一出,便引起了不少行家的热议。
观点
在有限的体量下,大而全不如小而精
知名广府文化学者饶原生表示,一听到广州要在书坊街打造粤菜博物馆,是既叫好又有点担心。他认为,值得叫好的是,广州是一定需要粤菜博物馆的,这不仅有利于“食在广州”的文化传承,也有利于广州打造世界美食之都。
书坊街粤菜博物馆效果图
但是,粤菜是一个大命题,既然是打造粤菜博物馆,就必须要将其打造为广州的地标、广州的门面,无论是本地市民还是外地游客都必须打卡的一个点。因此,就必须将粤菜这几千年来的发展脉络详细、生动地一一展现,同时需要兼具餐饮的功能,真正做到游览与饮食相结合,但是要在书坊街这面积有限的区域内展现如此庞大的主题,恐怕有点吃力。“其实,广州在此前也打造过粤菜博物馆,但是最终都无疾而终,甚至只是变成了换个说法的食街”。
他建议,若要在书坊街打造粤菜博物馆,与其做成大而全,不如做成小而精。可以从粤菜中的某一菜式入手,从细处着眼,例如鸡馔博物馆、靓汤博物馆等,这样更能做专做深,不仅能起到教化的作用,还能有吃、有玩,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同时,如果能将某一菜式的博物馆打造好,也能作为模板在各区打造不同品类的专门博物馆,最终整合为一个真正的粤菜博物馆。“我们可以学习一下邻国日本打造的拉面博物馆,这个博物馆的面积虽然小,但却还原了旧时日本的各种场景,同时每年还邀请日本从南到北最具代表性的不同名店来此开店,成为日本横滨必到的打卡点”。
广州本地美食家劳毅波也认同上述观点。他认为,若要命名为粤菜博物馆,应该是更加严肃的,这既是对粤菜的致敬,也是对粤菜的总结,应该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内将南粤大地2000多年来的历史变化、地域变迁、食材演变、土地上所产生的菜系分支的发展(如本土珠江三角洲的菜式发展、珠三角以外的菜式发展、广东以外的粤菜发展、海外粤菜的国际化发展趋势等)一一展现出来,才能称之为“粤菜博物馆”。以书坊街的面积来算,要完全呈现上述这些东西确实有点困难。
同样,他建议从细节处入手,打造成点心博物馆、小吃博物馆等。他认为,点心、小吃不仅接地气(契合北京路步行街),还有相当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深挖,这样一来既有传承发展的意义,也有市场的互动。
观点
要以食在广州为主导
知名媒体人一鸣告诉记者,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呼吁广州市政府打造粤菜博物馆,以突显粤菜的地位、食在广州的地位。他认为,不能仅打造粤菜博物馆,而是要打造食在广州博物馆,因为,以粤菜为主导的“食在广州”才是广州独一无二的招牌。同时,这个食在广州博物馆应该由政府牵头、出资,将其打造成为具有文化传承、宣传、旅游、行业交流的文化场所,而且还要具有购物、饮食、娱乐功能,成为市民、游客必到的打卡点,以此来深化“食在广州”整个品牌。
旧时广州酒楼
他建议,可以将那些见证着食在广州辉煌、如今只存留在历史当中的老字号,如惠如楼、三如楼、太如楼、东如楼、南如楼、多如楼、瑞如楼、福如楼、天如楼等,在食在广州博物馆中“复活”,甚至是局部复原当年的场景,邀请一批老厨师、老行尊入驻,让游览者感受“食在广州”的磅礴气势。
广州西餐行业协会永久会长彭树挺表示,广州确实需要一个正正经经的粤菜博物馆来承载南粤大地数千年来不断发展变迁的饮食文化。粤菜是全国四大菜系之一,但是粤菜文化的发掘程度却不尽人意,因此要打造粤菜博物馆,就应该将粤菜发展变化的脉络梳理清晰,在馆中一一呈现,要用文物、故事,甚至是名宴来突出粤菜文化传承中原、联接海外的不断发展变化过程。
故宫的角楼餐厅
而我们还可以学习山东的鲁菜博物馆,他们展出历史上鲁菜创造使用的工具、食材等,分门别类地展示山东各区域饮食的不同形态,以及鲁菜的发展历程,突出山东“一山一水一圣人”的深厚文化底蕴;我们还可以学习故宫,他们在其中打造出融合传统宫廷饮食文化的餐厅,也备受游客们的欢迎。
他强调,若广州要打造粤菜博物馆,必须要由市政府正式立项出资,不能以招商盈利为目的,要不忘初心打好基础,才能展现粤菜文化的厚重,也可以结合起来搞有特色的美食体验区,盘活整个博物馆。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事,但只有夯实基础,才能擦亮“食在广州”的金漆招牌,并创造更多饮食文化的附加值。
今天话题
你心目中的粤菜博物馆应该是什么样子?
今天作者
龚智南
编辑&排版
某南
部分图片来源 综合网络
订阅《美食导报》数字报
跟着达人去觅食
加入《美食导报》粉丝群
讨论更多美食话题